根据劳动合同法,我们的用工形式有多种,其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劳务派遣。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要派企业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起源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后传至法国、德国、日本等国。90年代在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中,出现了为安置下岗职工而产生的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劳务派遣单位是指将劳动者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的企业法人。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可以简化管理程序,减少劳动争议,分担风险和责任,降低成本费用。
那我们一般有哪些岗位可以用劳务派遣的形式呢?
劳务派遣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用工单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在不增加或压缩正式员工编制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正式职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又人为绕开工资总额控制线。
比如在电信行业的一线装维、摆摊营销、呼叫中心等岗位。事业单位中编外用工岗位主要有医护人员、聘用教师、保育员、讲解员、驾驶员、保安、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打字员等。
同时《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即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将劳动者派至用工单位后,劳动过程即在用工单位的管理安排下进行,劳务派遣单位不再对劳动者的具体活动进行指挥和监督,用工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实际指挥控制。
因此,用工单位应当承担被派遣劳动者职务活动中致人损害的无过错责任。而劳务派遣单位的补充责任则是指,其应当对该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能力、资格以及对用工单位所任职务能否胜任进行详尽的考察,否则,应当对其选任不当承担补充责任。
大家会发现劳务派遣这种方式在法律上和现实中都有合法性和操作性,与劳务派遣有关的这些知识大家学到了吗?